從前覺得要敞開自己去面對其他人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。某些情況下,人與人之所以有距離、難以接近,是因為怕受傷嗎?所以為了保護自己,把自己包裝起來,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,這樣比較不會受到傷害?我覺得武裝自己是容易內傷的,當自己所關注的範圍縮得很小時,容易因為他人說的一句話而去反覆思量,去想自己說的話得不得體,只要一點差錯,就感到好痛。大學以來,幸運遇到了與自己頻率很接近的朋友,我漸漸懂得敞開自己,感覺更自在愉快,也因此更能與人親近。好像我們生命的內在,真正能傷害自己的,只有我們自己。
「因為懂得,所以慈悲」這是張愛玲寫給第一任丈夫胡蘭成的信中的一句話。怎樣才是懂得呢?是「將心比心」。所謂「同情共感」與「同理心」,我想是轉換立場、變化思維的角度,將自己投射在對方的角色之中,感受對方的感受..人與人互動中所造成的許多誤解,我想是來自對彼此不夠了解,用自己的思考體系去看待別人、套用在他人身上(以自己為出發點,對於他人根本一無所知)。每個獨立個體的成長背景、環境與際遇全然不同,如果沒有稍微深層的互動與認識,「錯認」是很容易產生的。另一方面,我覺得很多人都缺少了一種主動式的「傾聽」、去認識他人的想法,並且給予適當的認同與回饋。我相信許多人都在等待別人的關心,許多人都渴望有人能夠讓自己表達自我,那種「被了解」是一種很棒的正向能量,會使人感到不孤獨的!我不願做那個等待的人,每當我把自己的故事、想法說出來,我相信別人是樂意聆聽的!更期許主動去傾聽、去認識不同的生命,去懂得那些我從未想過的世界。
我很喜歡的一句話: "I love him in his way.",是一種對彼此有著深刻的認識與默契的境界~
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ReplyDelete推薦這篇文章. 好久好久沒有認真講過話了, 總是言不及義, 屁話一堆. 哈~ 找不到聽得懂的人也是很麻煩的 = =a
ReplyDelete強哥是想找紅粉知己了~~
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