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List

Sunday, December 09, 2007

The Rule of 150

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所提出來的六度分離(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)是Social network最廣為人知的社會性實驗,然而,六度分離只是Social Network兩大理論基礎之一,另一個反應真實世界網路關係的理論正是英國演化心理學家(兼社會生物學家)Robin Dunbar所提出的「150法則」(The Rule of 150),其中150又被稱作Dunbar's number

簡單來說,「150法則」中的150代表個體能夠與周圍其他人維持正常往來的社交關係(social relationship)的理論最大值,當群體數目大於150,若想繼續保有如150以下的穩定關係,個體就必須想更多方式、花更多時間來維持群體內凝聚。換一種角度來看,只要能夠將具有關係的人群數目控制在150人以下,個體之於人群便能獲得最有效的管理方式,換句話說當一個群體的人數超過了150後,群體對個體的影響力將會下降。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,為何許多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(如MSN)最初設定每個人最多能夠加入好友列表的數目是150人(雖然目前上限已經增加到600人XD),因為150是一個人維持人際關係網路的極限。其他如某些手機sim卡儲存號碼的上限數目是150,某些軍事管理上也有用到150。

關於「150法則」,Malcolm Gladwell更在《The Tipping Point: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》一書中將150具像化為:「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會上,令你不會感到尷尬的人數最大值。」書中還舉了另一個例子:一個發源於歐洲的、自給自足的農民自發性組織,以一種有趣的不成文規定長期維持了當地的民風,即聚落人數一旦超過150人的規模,就必須將此群體拆成兩個,各自發展。

Robin Dunbar認為人類的神經系統與學習能力存在某種先天上的限制,使得人類的溝通互動能力侷限於某一水平,這跟人腦是無法同時理解7種以上的事情相似的。而150這個數字是從何得來的呢?Robin Dunbar在研究中指出,此一法則與人腦進化程度有關,若個體的社交網路很大、經常必須連繫的人過多,人腦智力的負擔得隨之有級數的變化才能應付。Robin Dunbar為此實驗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,以物種本身的大腦新皮質相對腦的比例,計算出該物種所能擁有的活動群體之最大值,而輸入的是現代人類(Homo Sapiens)的比例時,得到的數值為147.8,約等於150。

Dunbar's number針對的是個體,那麼如果我們從150來思考由個體所形成的社群(Community),在保有community功能上的意義下,還會是接近這個數字嗎?或者更大呢?另一方面,我覺得Dunbar's number與community的形成又隱約與Mark Granovetter所提出的弱連結(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)有所關連。

對Dunbar's number有興趣的人,可以看他的原始論文: Dunbar, R. (1993) Coevolution of neocortical size, group size and language in humans.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: 681-735



1 comment:

  1. 真巧,我今天在survey時也找到magic 7及 150 rule..XD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