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,資訊視覺化設計,最高指導原則是Ben Shneiderman於1996年IEEE Symposium on Visual Languages所提出的"Visual Information Seeking Mantra": Overview first, zoom and filter, then details-on-demand.
1. Overview
如同讀論文,一開始必須先對資訊的輪廓有概括性的體認,這適應於各種資料型別,包含1-d,2-d,3-d,temporal,tree,network views。Overview的呈現通常會搭配局部輔助detail view,主要有兩種:一種是透過可移動式field-of-view box,透過bar control或overall sub-image selection,讓使用者能觀察特定範圍,或將對應的地方highlight起來,如下圖。
另一種是著名的Fisheye strategy(經常被用於network browsing),畫面是秀出整體或局部的,而滑鼠如同放大鏡的效果,移動到哪裡(或觸發特定事件後),該區域就放大,如下圖。
2. Zoom
針對使用者感興趣的區域(Region of Interest)或項目,系統必須提供一些方便瀏覽的功能,當使用者觸發感應區時,將該部分所在的位置(position)以及與鄰近地帶(context)的狀態一併呈現,可以搭配zoombar調整該區域之大小或時間範圍等等。
3. Filter
當資訊過量(information overload)時,系統自動將使用者不感興趣的項目過濾掉,在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領域中,專門的術語叫做"dynamic query",換句話說,當使用者與系統做關於呈現內容的互動時,系統要能夠即時依據使用者的設定來動態變化panel。因此,如何針對系統的目的來設計這些可過濾容的項目,是系統開發者必須先想好的。可以透過sliders, buttons, 或其他不同control widgets來達到。其實search也算是某種的filtering。
4. Details-on-demand
使用者選擇特定項目或群組(entity)後,系統必須將與該項目自身相關的資訊秀出來,當然,可以善用圖表等統計的方式當作個人資訊的分析與呈現。在網頁上,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以一個pop-up window列出相關屬性了,在軟體上,通常也會透過HTML將資訊格式化秀出,如Spotfire。
5. Relate
除了individual entity本身,entities彼此間個關係(relationship)也是資訊視覺化重要的一環。當使用者點選details-on-demand window中特定屬性時,系統同時將相關(or共同興趣)的entities列出或在視覺化呈現上highlight起來,並顯示關聯強度。關於這個項目,在data mining領域興起後,一直是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研究中重要的一支。
6. History
視覺化系統設計中,與一般文字或影像編輯軟體一樣,紀錄使用者操作過的動作,提供UNDO, REDO, 以及progressive refinement的功能是必備的,以允許使用者重新trace瀏覽出感興趣內容的過程。然而,這部份是目前大部分具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(GUI)編寫的程式語言所沒有提供的?
7. Extract
當使用者透過某些動作或query找到或產生出自己想要的內容後,若能提供把這些視覺化資訊儲存成檔案、列印出來、甚至轉為其他常用軟體input的格式的功能,對使用者將是一大福音,而且最好是能夠提供客製化output的control widget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