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ton C. Freeman在2000年Journal of Social Structure發表的"Visualizing Social Networks"指出,對於social network的visualization design,有兩個主要的patterns是必須被考慮進去的。(1) Social Positions: sets of actors who are linked into the total social system in similar ways. (2) Social Groups: collections of actors who are closely linked to one another. 針對這兩個議題Adam Perer在ACM CHI 2006提出了一種"Ranking-by-feature"的架構來視覺化社群網路,其主要的概念是讓使用者能自行選擇感興趣的準則(ranking citerion)或項目(他把它稱作"feature"),而呈現出來的social graph上的所有nodes與relations就會根據使用者的選擇來做filtering或ranking。我覺得挺直覺的。Perer列出以下幾項他們設計的scenarios。
Entity Rankings
簡單講,就是根據某種衡量指標來對network的所有節點ranking,然後列出來。系統設計者可以根據多種衡量social network的指標來訂定所謂的feature。然而,由於單對值的排序並無法看出排名較前面的在network扮演的角色或意義,因此可以在graph上做一進步的視覺化解釋。例如,當feature是betweenness centrality時(被all-pairs shortest path經過的次數),秀出ranking list的同時,也將graph上使用者選定的node對應的shortest path levels之edges用alpha值的層次表示出來。
Relationship Rankings
關連,也就是relationship,在social network是最主要的成員,在rank-by-feature的架構下,relation的呈現分為兩個部份,一個是用類似陣列的方式呈現(half-matrix for undirected, full-matrix for directed),如下圖。該矩陣的維度是network中nodes的個數。其中每個cell代表兩個entities彼此在特定feature下的相似度或可接近程度(affinity),透過不同顏色或是同顏色不同alpha值的方式,讓使用者清楚relation的程度與關係。另一方面,當使用者點選matrix上某個cell時,繪出該matrix的graph會同步highlight秀出對應的path,作為一種visual explanation。
Cohensive Subgroups
然而,當graph的內容很大時,過量的視覺化內容將不利呈現與分析,此時,互動性(interactive procedures)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,也就是透過互動瀏覽,以及feature的選定,如connected component或community(attribute-based or link-based),動態且即時地將node的結合形成subgroups。此外,為了能夠做比較,使用者能夠任意選取特定多個subgraph來呈現,並列出他們在一些衡量標準上的差異。
Ego-Centered Exploration
最後,也是最直覺的一項,就是選定某一node,以該節點為中心,如tree的root般,依據depth(or level)逐層以同系列的視覺化效果顯示,而使用者可以調整想秀出幾層。如下圖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